|
股票市场方面 |
4月份,市场维持震荡态势,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,科技板块走势较弱,红利板块坚挺。国内经济仍处于筑底回升态势,估值未来可能继续提升。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政策值得期待,市场关注点在美国的关税政策变化和中美关税谈判情况。市场对未来的宏观政策保持积极心态,在提信心和后续政策的稳增长方面好于预期。
展望未来,市场短期或将出现震荡向上的态势。 |
债券市场方面 |
2025年以来,宏观经济整体继续复苏态势,一月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,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进一步恢复,二月金融数据整体平稳,在一月冲高后并未出现断崖式下滑,1-2月经济数据整体平稳,其中消费、固定资产投资整体超出市场预期,稳步复苏的宏观经济叠加Deepseek带来的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给债券市场带来一定压力。
展望2025年后续债券市场,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有望加快发行,并且在规模上有望明显提升,宏观政策仍强调高质量发展,稳增长政策以托为主,经济基本面有望继续平稳复苏进程,预计货币政策可能将重回偏积极基调,财政政策仍将积极发力,因此利率继续大幅上行的拐点可能还需要基本面真正企稳的确认,债市可能以震荡偏强的行情为主,同时警惕超预期刺激政策推出、经济超预期改善带来的利率上行风险。
|
货币市场方面 |
4月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。宏观公布的数据反映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,一季度GDP增长达到5.4%;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大幅高于预期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3%,其中基建和制造业累计投资增速上行,分别为5.9%和9.0%,房地产开发投资依旧为拖累项,增速同比降低10%。从高频看,新房销售结构性分化明显,从全国看下行幅度收窄,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一二手房供需依旧较好,价格有所企稳。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9%,也是较预期改善明显;3月CPI和PPI分别为下降0.1%和2.5%,在去年的低基数上还是维持通缩状态,显示内需依旧不足;金融数据上,新增社融3月5.89万亿,信贷新增3.64万亿,企业和个人的短贷、长贷都较为健康。
4月央行的投放态度逐渐积极,屡次提及适时降准降息,存款也逐步回流到商业银行体系,大行的融出持续改善,资金价格进一步下行。本月R001和R007月平均分别下行15bp和17bp左右在1.71%和1.72%附近,DR007下行16bp在1.72%左右,MLF超额续作6000亿,净通投放5000亿;买断式回购续作1.2万亿,净回笼5000亿。债券收益率受贸易战和双降预期,叠加资金利率实打实的降低影响,走出一波快牛行情,10年期国债和国开月度均下行19bp左右,短端1年期国债和国开均下行8bp左右,1年期同业存单受资金价格影响更大,整月下行14bp左右,至4月底已经回到1.71%左右的位置。 展望未来,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数据和国内财政等政策的配合。债券市场方面,短端收益率更多的是跟着资金利率波动,短期大幅上行空间可能不大。
|
海外市场方面 |
过去的四月美股市场可谓惊心动魄。美股市场在四月初连续两天大跌超5%,又在特朗普宣布延迟对等关税90天后单日全部涨回。关税使得市场对经济进入衰退的担忧加剧(几乎华尔街所有的大投行都在下调美国经济预期),美国股市出现大幅波动。而微观层面,企业在第一季度的基本面又展现出惊人的强韧性,尤其是以M7为代表的美国大科技企业,无论是一季度财报还是二季度指引都较为健康。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四月上涨0.9%;标普500下跌0.8%;港股这边,恒指四月下跌4.3%,恒生科技则下跌5.7%。
不得不说,过去这几个月海外市场的波动率确实超出我们的预料,一系列的负面信息不断打击投资人的认知以及市场的容忍度。但是另一方面,无论是宏观的经济数据,还是微观层面企业的坚韧程度,也出乎我们的意料,甚至是不断给予惊喜,使得我们对全球范围内那些优秀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越发有信心。目前新政府把造成市场恐慌的牌打了出来(关税、政府瘦身),而市场喜欢的牌还握在手里(减税、去监管)。如果美联储下半年开始降息,市场流动性改善将驱动估值中枢始终处于较高位置,可能不会出现均值回归现象。 |
 |
|